🔹 一级结构(总览)
创业路径:
百业萧条 → 人才流入跨境电商行业
↓
分为两大人群
┌──────────────┬──────────────┐
│ 规规矩矩走平台路线 80% │ 不走寻常路仿牌路线20% │
└──────────────┴──────────────┘
①、创业百业萧条,很多人抛弃传统行业,入局跨境电商行业。
②、80%的人走规规矩矩的创业路线,走普货电商平台,比如,亚马逊、阿里国际站等重资产模式;20%的人不走寻常路,做普、广系品、H5等非常规跨境电商类目赛道,企图走捷径。
🔹 二级结构(详细分支)
🧱【A支线:80% 规规矩矩走主流平台路线】
创业路径:
→ 选择平台型模式(亚马逊 / 阿里国际站 / Shopee 等)
→ 进入重资产运营:压货、仓储、广告费、人力团队
→ 创业周期长,资金回笼慢
→ 面对平台政策、封号、物流、汇率等风险
→ 受限于资金、经验、团队
③,最终,在这80%的人,有95%的创业者因为受限于资金、团队等客观因素,创业失败,退出行业。
结果:
✅ 剩余 4% 坚持者,成为“正规军”中的头部玩家❌ 76% 退出,亏损收场
🌀【B支线:20% 不走寻常路的“灰产路线”】
初衷:
想走捷径、赚快钱 → 普、广系品 / H5 / 贴牌 / 山寨精品
阶段一:入局阶段(100%)
这批人想赚快钱,认为“跨境电商=印钞机”。
④、不走寻常路的这批20%创业者,有70%以上的人因为执行力、耐心、急功近利等原因,要么坚持不了多久就放弃了;或者不正视自己的现状,把非常有限的资金投入到门槛很高、需要高预算的广告引流方式中,最终导致失败,退出行业。
阶段二:执行力筛选(70% 淘汰)
→ 执行力不足 / 缺乏耐心 / 急功近利
→ 投入过度广告引流(高预算、低回报)
→ 因资金耗尽、信心崩塌、团队瓦解
→ 提前出局
结果:
❌ 70% 退出
⑤、有30%的人正视自己的现状,不急功近利,选择性价比高的引流方式,比如,红人KOL,社媒SNS、TIK TOK、SEO等方式,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向。但是,这批人中,有大概20%的人因为耐不住创业前期的寂寞,放弃了,退出行业。
阶段三:理性生存者(30% 继续)
→ 选择性价比更高的引流方式
– 社媒营销(TikTok、YouTube、Instagram)
– SEO / SNS / 红人带货
→ 有方向、有策略
→ 但仍面临“耐心考验”
阶段四:耐心考验(再淘汰 20%)
→ 创业初期回报慢
→ 因创业寂寞、压力、短期回报低而退出
结果:
❌ 再淘汰 20%,仅剩 10% 坚持者
⑥、执行力不错,也有耐心,但是,受限于能力、悟性等智力因素,最终创业失败,退出行业。
阶段五:能力筛选(再淘汰 5%)
→ 有耐心、有执行力
→ 但受限于悟性、选品眼光、系统能力
→ 最终因“方向不对、方法错误”退出
结果:
❌ 再淘汰 5%,仅剩终极 5%
⑦、剩余最终的5%的人,因为能力、悟性、方向、耐性等俱佳,加之运气也够好,比如,选品选对了、红人找准了等因素,最终走向成功,赚得盆满钵满。
阶段六:终极成功者(最终 5%)
→ 兼具:
▪ 执行力
▪ 悟性
▪ 耐心
▪ 正确方向
▪ 运气(选品准 / 红人对 / 爆品爆)
→ 成功突围
→ 赚得盆满钵满
🔹 三级结构(整体收束)
百业萧条 → 人才流入跨境电商
↓
┌────────────┬────────────┐
│ 80% 常规路线 │ 20% 捷径路线 │
└────────────┴────────────┘
↓ ↓
95% 淘汰 70% 淘汰
4% 存活 30% 继续
↓
20% 淘汰(耐性不足)
10% 继续
↓
5% 淘汰(悟性不足)
↓
✅ 剩 5% 成功
【总结】
(1)、从上述流程图中,80%的常规跨境电商卖家样本数据量是非常规赛道创业者人数的4倍,80%:20% = 4倍。
(2)、同等样本数量的前置条件下,非常规跨境电商赛道的成功率大概为5% x 4 = 20%左右,符合行业“二、八定律”。
(3)、常规跨境平台电商赛道的创业成功率仅为4%,存活率很低,创业者慎入。
(4)、跨境电商的真相是:进入的人多,成功的人少,有人靠模式,有人靠悟性,有人靠家里有矿,但无论哪条路,成功永远都是属于少数人的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