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起瑞士名表,很多人一下子就想到了“劳力士”这个品牌。是的,曾几何时,多少中国人以拥有一块劳力士表为荣,在大陆,乃至香港,佩戴一块劳力士表被视为社会地位的象征,彰显自己的实力,
在跨境电商平台上,输入“Lobinni Watch”关键词,会看到一个看似来自瑞士的品牌:蓝底白字的logo,搭配一句优雅的标语——“Swiss Design, Timeless Elegance.”
但是,当你点开卖家信息,你会发现这是一个“假劳力士”品牌,发货地在中国佛山,妥妥的“Made in China”产物。
劳士顿(Lobinni),模仿劳力士,伪装成欧洲血统的影子品牌。
几乎模仿了劳力士的每一个气质特征:金属光泽、表盘比例、潜水表的刻度、乃至那种“绅士有型”的广告语气。
在这样的一块国产“劳”表上,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块腕表,更是一场关于“中国制造如何包装轻奢梦想”的实验。这种梦想,不仅在国内燃烧,也以燎原之势,燃烧到了海外市场。
在网上查询一下材料,不难发现,劳士顿是一家广东本地的钟表企业,原来是以OEM代工起家,长期为日韩品牌生产表壳与机芯。
这些年,随着跨境电商的兴起,他们注册了英文商标Lobinni,并在外包装、网站与宣传册上大量使用“Swiss Design”、“Since 1861”等语句——这些符号在法律上游走于真伪之间,却在视觉上制造了足够的信任感。
从严格意义上讲,这种打法妥妥属于侵权行为,至少在外观设计上是严重侵权的,只不过,品牌维权这个事情,不仅在中国,乃至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非常头疼的难题。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生生不息。
在亚马逊、速卖通与国际站上,劳士顿的售价通常在99至299美元之间。它们使用国产或日本机芯(NH35、海鸥等),表壳由316L不锈钢打造,拍摄图精致,灯光精准。
对于许多东欧、中东和拉美消费者而言,这样的表看起来“像劳力士,但不会那么贵”,是一种可负担的面子投资。
实际上,这个售价在海外是没有优势的,试下一下,一块全真复刻的劳力士表也才300美金之内,买家完全可以用同样的价格买到一块更有品牌味、更能“装逼”的“劳”表,何必去买一块影子替代品呢?
更真实、更有“逼”味,这也是为什么长期以来广系复刻品的市场占比远远碾压影子产品的根本原因。
在海外,由于轻奢的错位想象,却也给了像“劳士顿”这样的影子产品以一定的市场生存空间。
在东欧的YouTube频道上,不乏评测视频标题写着:
“Lobinni: The best affordable Swiss watch from China?”视频博主一边用显微镜检查指针打磨,一边惊叹它的性价比。他们知道这不是瑞士表,却乐于相信它代表着“新兴市场的工艺力量”。
这种“半知半信”的心态,是劳士顿能在海外小量走红的关键。它不需要完全真实——只要足够像、足够体面。
-
在巴西、菲律宾、沙特等国,Lobinni甚至被当作“入门级瑞士表”销售;
-
在AliExpress评论区,买家常写道:“Looks expensive, feels heavy, perfect for work.”
-
在TikTok Shop上,不少视频将其摆在劳力士、欧米茄旁边做对比,标题写着:“Why pay $10,000 when $150 looks the same?”
这正是中国式轻奢的本质:不是追求真,而是追求像。“像”的过程本身,就是身份的表演。
中国人、美国人、欧洲人,乃至全世界的人,都有一个身份表演的梦想,而这个梦想在很多时候,往往需要用轻奢来点缀。
劳士顿在海外的小批量成功,是“莆田鞋逻辑”在腕表界的延伸。莆田制造早已从国内仿耐克、阿迪,转向海外跨境电商的“影子品牌”擦边策略:用新商标、新包装,重新命名一个“看起来像西方”的品牌,比如:莆猫来了、莆田鞋行天下等,
但像劳士顿这类的影子产品不具备真正的品牌灵魂,它没有传承、没有机芯自研、也没有全球售后体系,但在当代消费语境中,这些早已不是决定性的。对年轻买家而言,奢侈不再关乎真伪,而关乎感觉。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影子产品能够获得一席生存之地的原因吧。
“劳士顿”的故事,并不关于时间,而关于想象力的产业化。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擦边也好,模仿也好,甚至直接复刻,在一定的程度上,体现了中国人想方设法争取财富的真实写照。